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_盗亦有道的典故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_盗亦有道的典故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盗亦有道指的是谁?古代第一个大盗

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_盗亦有道的典故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关于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盗亦有道指的是谁?古代第一个大盗又是谁

2.盗亦有道是什么意思

3.盗亦有道的全文翻译

4.盗亦有道的意思是什么?

5.盗亦有道的意思是什么

6.盗亦有道什么意思 有关盗亦有道解释

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_盗亦有道的典故

盗亦有道指的是谁?古代第一个大盗又是谁

        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大盗叫盗跖。盗跖的部下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则。做大盗怎能没有法则呢?凭空能猜出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圣;带头先进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义;酌情判断能否动手,就是智;分赃均匀,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盗跖这一套说教,和儒家宣扬的“圣人之道”如出一辙,由此讽刺了儒家的虚伪。看来“圣人之道”如果用来教育君子,君子就能被培养成圣人;如果被坏人利用,坏人就能成为大盗。可是天下圣人少而大盗多,可见“圣人之道”给天下带来的利益少,带来的祸患多。所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只有打击虚伪的“圣人之道”,让人民一切顺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

        值得指出的是,跖是奴隶起义的领袖,由于代表了被压迫者的利益,所以被历代统治者诬蔑为“盗跖”。庄子对盗跖是有同情心的,曾多次指出这个社会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并且说,“圣人之道”教大家追名逐利,圣人的危害其实超过大盗。与其把跖叫做盗跖,不如把孔子(孔丘)叫做盗丘。认为虚伪的“圣人之道”才是造成天下混乱的原因。

       

        传统文化中对侠义的大盗历来都是推崇的。《史记*游侠列传》里讲了很多侠客的故事,这些侠客大多数是大盗,但由于他们虽然是大盗但却很讲道义,所以司马迁为他们列传,使他们的英名千古流传。

        唐代杜光庭所著《虬髯客传》讲了一个仗义疏财、劫富济贫的的侠盗的故事。故事讲的是隋朝末年,隋炀帝只顾东巡享乐,朝政由大臣杨素把持。有一天,布衣(平民老百姓)李靖求见。杨素的一个侍妾爱慕李靖的才华,连夜投奔李靖。这个侍妾姓张,因为手持红色的拂尘,所以称为红拂。在他们逃出京城的路上,认识了一个长着络腮胡子(虬髯)的客人,他始终没有说自己的名字,只说也姓张,排行第三。

        张是我国第一大姓,叫\"张三\"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是这个张三非同寻常。他喝酒的时候用人心当下酒菜,并且说,这是天下负心人的心,我追了他十年了,今天终于砍下他的头,摘下他的心,消除了我的遗憾。当时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张三本来有问鼎中原的野心,后来看到秦王李世民胜过自己,是真命天子,就把自己积攒的大量金银珠宝全部送给李靖,让他辅佐李世民建功立业。

        从张三的行径和他的家财来看,他原先应该是个江洋大盗,否则不可能积攒这么多财富。后来李靖靠着这些财富,果然帮助李世民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天下太平以后,张三决心在海外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于是率领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看起来,这个虬髯客张三,真是一个盗亦有道的侠盗典型。虬髯客和李靖、红拂的故事后来被编成戏曲,称为“风尘三侠”。

盗亦有道是什么意思

       下一句是:何适而无有道耶?

       出处:春秋 庄周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

       原文: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译文:

       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

       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扩展资料: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司马迁在《史记》用精练的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说他著书十余万言,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盗亦有道的全文翻译

       成语名称:盗亦有道

       成语发音:dào yì yǒu dào

       成语释义: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成语出处:《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成语示例:尝举以告姚安公,谓~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

盗亦有道的意思是什么?

       翻译:清朝顺治年间,山东滕县、峄县一带,十个百姓中就有七个是盗寇,官府也不敢抓捕他们。后来,这些盗寇受了招抚,归顺了朝廷,县官把他们另立户册,称之为“盗户”。凡“盗户”与一般老百姓发生争执,官府总千方百计地袒护他们,为的是怕他们重新造反。后来打官司的人便往往冒称是“盗户”,而另一方却极力揭发对方是假的。

       每每打官司时,诉讼双方先不去争论是非曲直,而是苦苦争辩谁是真盗假盗,还得烦劳官府去查阅户籍。正巧,官署里经常有狐狸作祟。县官的女儿被狐狸迷住了,请了法师,用符咒捉住了狐狸,放进了一个瓶子里,准备用火烧死它。这时,狐狸在瓶子里大声喊叫:“我是盗户!”听到的人无不暗笑。

       出处: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盗户》。

       原文:顺治间,膝、峄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邑宰别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之,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焉。

       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日:“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异史氏曰:“今有明火劫人者,官不以为盗而以为奸;逾墙行*者,每不自认奸而自认盗:世局又一变矣。设今日官署有狐,亦必大呼日‘吾盗,无疑也。”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借一个虚幻故事与传说辛辣讽刺当地清廷官员面对地方盗匪蜂起的现象治政无方、昏庸无能的丑恶本质。作者巧用曲笔,用“狐”的事巧妙借“盗户”事,深具讽刺意,含蓄地表达主题。狐被捉后大呼“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原因是狐想冒用盗户之名,取得宽恕,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简介: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

       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百度百科-盗户

盗亦有道的意思是什么

       盗亦有道的意思是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

       盗亦有道(拼音:dào yì yǒu dà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胠箧》。

       盗亦有道指盗贼也有其为盗的准则。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分句。

       成语出处

       战国·庄周《庄子·胠箧》:“故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什么意思 有关盗亦有道解释

       盗亦有道的解释是: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

       盗亦有道的解释是: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结构是紧缩式成语。拼音是dàoyìyǒudào。年代是古代成语。

       关于成语盗亦有道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示例点此查看盗亦有道详细内容

       尝举以告姚安公,谓盗亦有道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

       二、出处

       庄周《庄子_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三、语法

       盗亦有道紧缩式;作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盗亦有道的成语接龙

       盗亦有道、道远日暮、暮夜怀金、金壶墨汁

       盗亦有道的成语翻译

       英语:Thereishonouramongthieves.

       盗亦有道相关成语

       生财有道、取之有道、求之有道

       盗亦有道相关词语

       盗亦有道、盗道、亦有之、有道、狗亦有灵、鹤亦败道、有道是

       盗亦有道的成语造句

       1.盗亦有道,这是句屁话,老子盗东西从来不讲规矩不讲道理,不服你来打我呀。

       2.昨天新闻见报后,几十家媒体纷纷转载,微博上的网友们也积极留言,还有网友调侃,这简直是新世纪版的“盗亦有道”。

       3.正所谓盗亦有道,当年我学艺有成之时指天为誓,若能在我偷窃之时抓到我,便传他一路本领。

       4.盗亦有道,在这个乱世,黄巾贼简直暴虐无道。

       5.英雄从古轻一掷,盗亦有道真堪述。

       6.他心想,盗亦有道,这种鬼魅伎俩如果对老人家施展,那只怕要遭天谴啊!熊斌见他拒绝,急得一跳三尺高。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盗亦有道的详细信息

盗亦有道文言文翻译

       1、意思是指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2、盗亦有道,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yì yǒu dào。

        3、成语出处: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1. 庄子盗亦有道的翻译

        原文: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释义: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2. 盗亦有道的翻译

        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作宾语、分句;指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3. 《道人教年羹尧》《盗亦有道》翻译成通俗的白话文,可以意译,不必

        年遐龄有一个儿子名叫年羹尧,七岁时,遐龄就带他登山游玩。一天,(他们)遇到一个道士,(那道士)竟摸着年羹尧的头顶(对年遐龄)说:「你的儿子(命相)奇特又贵重,可惜后面会欠缺福气。」又说:「(好果)能跟从我修道,也许可以改变他的福气命运.」遐龄急忙请这个道士住到自己家里。(那道士)到了家里,选了一座高楼,和年羹尧一同居住,用绳子吊了数十张桌凳放在楼上,喝水吃饭大便小便,全用绳子吊上吊下,大概过了三年才下楼。遐龄听众了道士的要求,有时到时楼下偷听,只听到楼上的走路时鞋子发出的声音,跑跳的声音, 揶动桌凳的声音, 指挥前进后退的声音, 似乎像是在模拟行军布阵。 过了一年, 则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整夜不停, 书中语言隐晦深奥让人难以理解。 又过了一年, (却)什么声音都没了, 从其他的楼上看去, 则只(看到)两人面对面瞑想静坐。(后来)当年遐龄的妻子重病, 急切地想见自己的儿子, 遐龄不同意,他妻子就用手搥着自己的胸大哭流泪, (年遐龄)不得已(只能同意), 寻来梯子(爬上去)去叫年羹尧。 道人睁开眼睛说:「失败了,该学的东西已经学完了但(静心)养气还不到时候,(他)以后一定会因为福气(欠缺)而丢失性命啊。 」(道士)叹着气告辞离开了(他家)。 从此以后年遐龄多次告戒年羹尧修身养性, 羹尧没有领悟。(再后来) 大祸发生, (朝廷本来)想连同年遐龄一起逮捕, 文端公朱轼为他求情后才罢休(没有连同年遐龄一起逮捕)。

        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

       

4. 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道:道理。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

        出处

        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在他看来,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偷窃之前,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为智;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勇;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仁。

        或有人问,智,圣,勇,义,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吗?焉能用于盗贼身上?盗跖认为,强盗如果要发展壮大,成为大盗,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采取圣人之道,否则,就只能成为蝇营狗苟的鼠辈之贼。

        翻译

        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5. 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道:道理。

        即使是当贼的,也有他们的所谓“行为规范”。出处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在他看来,具备五点方能成为大盗。

        偷窃之前,判断情况以决定是否可以下手,为智;能猜出房屋财物的所在,为圣;行动之时,一马当先,身先士卒,为勇;盗完之后,最后一个离开,为义;把所盗财物公平分给手下,为仁。或有人问,智,圣,勇,义,仁,不是儒家圣人之道吗?焉能用于盗贼身上?盗跖认为,强盗如果要发展壮大,成为大盗,或成就一番大事,就必须采取圣人之道,否则,就只能成为蝇营狗苟的鼠辈之贼。

        翻译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则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好了,今天关于“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盗亦有道的故事及寓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